音乐理论包括:音响学、记谱法、旋律、节奏、和声、对位、作曲、曲式和音乐美学诸方面,不同时代的乐理论著可以只谈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节奏
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有自由节奏、灵活节奏、有量节奏、韵律节奏。记谱法标出音高和节奏的音乐记写法。
旋律
一连串的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旋律的性格和效果决定于其调式、节奏及其音高布局。作曲者通过写下旋律,确定其节奏特性,但优秀的表演者通过自由处理速度或略略推迟和挪前,可将这一特性加以重大的改变。
和声
在现代意义中,和声指和弦的结构、功能和关系。
和声的单位是和弦。和声"进行"(或运动)的最小因素由两个和弦构成。结果乐段或短句的一对和弦称为收来。完全收来、变格收来以最得意的形式表明一个调的属和弦与下属和弦之间以及它们与主和弦之间的关系。一个调的各个和弦之间的和声关系适用于所有的调,因为所有的调都是大小两个调式的移调。现代的和声理论是以大调音阶和弦为基础的。小调音阶的和弦虽然性质不同,但在其相互关系及其与主和弦的关系上都被理解为具有同样的功能。主和弦是调的和声中心,当主和弦前面是属和弦。
曲式
在音乐中曲式意味着易于理解的形式,和其它艺术中的形式一样。曲式的基本要素是:
(1)重复
(2)变奏
(3)对比(素材、速度或力度的对比)。
重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音乐材料是一发即逝的,不能象用眼睛看图画那样用耳朵捕捉它们。变奏之所以需要因为不加变化的重复会使人难以容忍。对比是必要的,因为同样的素材的重复即使有变化也会感到单调。
对位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声部在和谐的织体中的结合。各声部在旋律和节奏上都有独立性,节奏上的独立性尤为重要;。两个声部之间的转位对位叫二重对位。三个声部也可以互换位置,每个声部都可以成为其余两个声部的合适的低声部,这就叫三重对位。二重对位有二种可能性的排列:原位和转位;三重对位有六种,四得对位有二十四种,以此类推。